传真:010-64920096
电话:010-64920096
邮箱:calc_zyyky@126.com
邮编:10002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盘古七星公馆7单元12层
2022年9月28日,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通过线上方式组织召开《中医临床名词术语》《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11项国家标准发布审查会,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工作办公室赵学尧助理研究员,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首席研究员朱立国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中医研究所所长杨明会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教授,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谢雁鸣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杨金生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评估研究所所长付强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刘建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利教授,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委员代表、秘书处工作人员以及《中医临床名词术语》《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11项国家标准起草组成员共计9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主持,《中医临床名词术语》《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11项国家标准审查环节由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院士主持。
张伯礼院士在讲话中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中医药标准是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权威性、先进性、客观性和时效性性,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固定下来,再进一步传播出去。他强调,推进中医药标准工作,一是要提高站位,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二是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发挥标准化作用。三是促进中医药走出去,要靠标准引领。四是要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做好顶层设计。五是要注重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六是要推进基础性标准制定,满足行业需求。七是要加强标准宣传推广,促进标准贯彻实施。
王国辰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精神要求,积极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把标准化工作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一项重要内容来推进。在张伯礼院士的带领下,在各位专家的支持下,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标准化科研、标准体系建设、重要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宣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指出,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各位委员专家作用,深化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各项工作,强化中医药标准实施推广,发挥标准化助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重要作用。
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人苏祥飞围绕国家标准技术内容的合理性、协调性、程序性、编写的规范性等内容,向全体委员介绍了国家标准的审查要点、审查重点和国家标准审查的注意事项。
会议审查期间,9项《中医临床名词术语》国家标准牵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建平及项目组成员,2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牵头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朱邦贤分别汇报了国家标准起草过程、主要技术内容和征求意见处理情况。全体委员围绕标准内容及起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审查,针对术语内容、标准协调性、编写规范性以及英文翻译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全体委员审查投票,11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通过发布审查。
《中医临床名词术语》《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11项国家标准目录
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介绍
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8)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负责的专业范围为中医临床各科(内科、风湿病、骨伤科、周围血管病、耳鼻喉科、肛肠、眼科、皮肤科、男科、外科、老年病、儿科、推拿、妇科、急诊、感染病、肿瘤、糖尿病、针刀医学、艾滋病、亚健康、络病、护理等)以及中医药基础、应用等技术。2021年11月1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换届,组成第二届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张伯礼任主任委员,王国辰、杨明会、朱立国、唐旭东、李灿东任副主任委员,孙永章任委员兼秘书长,高颖、付强、姜泉、谢雁鸣、李慧任委员兼副秘书长,秘书处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