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湖北中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师承导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王伯祥教授于2022年5月9日在汉逝世,享年98岁。
王伯祥1924年12月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王建功擅长中医眼科与疮疡科,外祖父张采阁是信阳地区极富盛名的内科和针灸科医生,母亲张志芳也精通医术。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伯祥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医生。幼承庭训的王伯祥,先后就读齐鲁大学医学院和湖北医学院,历经8年寒窗之苦,进入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
在学习西医的基础上,他善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经典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在防治肝病方面,认识独到,造诣深厚。他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准确,用药精良,有很多患者慕名前来就医。
研究肝病中西合璧
从1958年到1974年,王伯祥先后两次参加了“西学中”班,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药物方剂,这段经历为他此后长期从事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内科工作,尤其是有关肝病的临床与科研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也对他之后运用创造性思维模式开展中医科研临床工作多有启发。
上世纪50年代,以王伯祥为首的肝病研究小组成立,开始从事消化疾病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病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王伯祥出任湖北中医学院藏象肝病研究所所长,此时肝炎肆虐为患,王伯祥登高瞻远,以开拓者的身份引领国内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持续的、规模化的肝病防治研究。“六五”到“八五”期间,王伯祥发挥科研优势,带领团队,长期承担国家中医肝病攻关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
中医药治疗转氨酶升高、肝纤维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一个个难题被王伯祥和他带领的团队克服,并开发出好几个系列的肝病药物,如肝炎一号、肝炎二号、肝炎六号、保肝康、海珠益肝胶囊及软坚糖浆等,其基本方药至今仍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广泛使用,造福了无数的肝病患者。
王伯祥还是国内应用腹腔镜研究肝脏形态的开拓者。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研制出针式超声微型探头,用它配合腹腔镜,在直视条件下探测肝内病变,率先提出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形态学分型诊断意见,以此作为观察病情、评估中医药疗效的参考。这一成果比国际上提出同类分型意见者早10年。
上世纪70年代,国内普遍应用“硝硫氰胺”治疗血吸虫病,但是部分患者出现“黄疸”病症,王伯祥领导一个科研小组采用血清药理学、免疫病理学、超微结构学方法查出病因,攻克治疗难题,为我国血吸虫病治疗作出突出贡献。
悬壶济世解病救疾
从王伯祥开始做医生时起,母亲就告诫他要严守家规:待病人如贵人。“我的母亲,从我一开始学医就告诉我,待病人如贵人。因此我对病人,第一尊敬,第二同情,第三爱护。”王伯祥回忆道。
要求患者做过度的检查,在王伯祥这里从未发生过,相反他会尽量减轻患者的负担,因为他知道,每个肝病患者,都面临不小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找王伯祥看病的患者,都记得他的认真和仔细。“王老看病很慢,而且他必须要用手去摸一摸患者肝脾的大小和硬度,望闻问切一步都不少。”患者程先生说。而让患者们称奇的是,王伯祥触诊时不仅手法很轻、不疼,对肝脏的大小、硬度的判断都很准确。
50多年前的一幕,让王伯祥深感医生所担负的责任之重。当时,他救了一名患上脑膜炎的孩子,一次在大街上偶遇,孩子父亲当即让孩子给王伯祥下跪,以示感恩。“你用心对待患者,患者更把你放在心上。”
数十年岁月过去了,“待病人如贵人”的家风时常在脑际萦回,记忆犹新。至今王伯祥还保留着母亲传给他的两个制药用的大乳钵,一本祖父手写的小册子,一本外祖父用过的《针灸大成》。
传道授业桃李天下
不但悬壶济世,而且传道授业。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首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人指导老师,也是当时的湖北中医学院最早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伯祥门下弟子及再传弟子遍及海内外,其创办的藏象肝病研究所成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学习的基地,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接班人和后备力量不遗余力,为全国培养和输送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人才不计其数,其中不少人成为教授、博导、院长、所长、首席科学家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推动着中医药事业在国内与国际的弘扬与发展。
在长达60余年的工作中,王伯祥心系苍生,扶掖后学,为建设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的事业,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致敬!
一路走好!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