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59393988
电话:010-59393988
邮箱:calc_zyyky@126.com
邮编:10002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盘古七星公馆7单元12层
5月9日,在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卫生健康(中医药)工作视频会议上,枣庄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杨雷用一组组数据展示了过去一年枣庄在中医药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就今年如何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出了给出了目标方向。
回顾2021年,枣庄市建成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17个中医重点专科被评为2021年全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和县域龙头专科市中医医院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开展中医中药“十百千”系列服务活动,累计举办上讲堂75场、赶大集136场、进村居1196场,惠及群众9万余人次,与枣庄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吉美大健康产业公司合作研发本地特色药材酸枣仁口服液,遴选认定枣庄市特色中药材15种......
杨雷表示,成绩的取得离不来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也离不开全系统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埋头苦干。2022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枣庄市重点工作提升年。
2022年,在中医药方面,枣庄将支持市中医医院做好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继续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推广“五个全科化”,康复科、治未病科设置实现全覆盖。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培育以针灸、骨伤、脑病等为代表的中医专科群,建设2个全市重点中医临床专科集群,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挖掘和特色优势技术推广工作,保护传承中医药古籍、文献、名家经验技术。打造中医药示范街、中医药主题公园、特色中药材展示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开发富有鲁南中医药特色的文创产品,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
同时,制定枣庄市特色中药材目录,建设高标准特色优质药材示范基地不少于6个。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服务机构合作,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药+”新业态,加快研制以酸枣仁、山楂、石榴皮等我市特色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中医药产品。加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全力创建省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